辽宁省高等学校新型智库:文化社会学研究所(培育)2021.1.5

2021年01月05日 15:10  点击:[]

2021年1月5日,辽宁省教育厅办公室下发《辽宁省教育厅办公室关于公布 2020 年度辽宁省高等学校新型智库名单的通知》(辽教办[2021]10号),我校获批辽宁省高等学校新型智库——文化社会学研究所(培育)

1.智库基本定位和发展目标;

⑴智库基本定位

①职能定位。团队定位为建成辽宁边境乡村振兴发展研究团队,以高端智库为导向,为省委、政府提供有决策咨询价值的成果,成为省市政府以及相关部门制定乡村振兴战略政策的重要智库。宗旨是立足辽宁,面向东北,重点研究边境乡村振兴的运行和成长规律。坚持理论、应用和政策研究并举,开展边境乡村振兴全局性、综合性、前瞻性等问题的社会调查和理论政策研究,为辽宁乡村振兴战略提供理论和实践支持。

②学科定位。我国社会结构性改革事实上已经进入深水区,乡村宏观结构上的社会问题已不能简单归结为物质匮乏和科技落后,事实上已逐渐呈现为深层次的复杂的文化问题,迫切需要文化学和社会学方面的学术研究。文化社会学作为社会学分支学科,肩负着社会学思维下的文化问题研究,可以在社会宏观结构上审视和提出问题,可以立足文化结构或言文明状态解析乡村振兴社会辽宁边境乡村而言,沿江、沿海的区位决定了海洋渔业产业蓬勃发展、跨境农业合作稳步推进问题本质

③对象定位。在全国的乡村社会中,边境乡村具有自身特色。在产业层面,如何解决边境地区“空心化”问题?如何增强产业融合活力?如何实现跨境合作互利共赢?如何实现以旅促农农旅互动?在生态层面,生态文明建设是边境农村经济发展、改善生存环境、合理利用资源的必然要求,如何加强边境农村生态文明建设?如何保护性合理开发生态资源?如何大力发展生态产业?在乡风和社会治理层面,如何挖掘海洋文化、沿江文化、农耕文化、民族文化元素?如何为社会治理制度体系提供更完备、更稳定、更管用的“总钥匙”? 促进法治、德治、自治在基层社会治理中深度融合?如何促进行政调解、司法调解和人民调解在基层社会治理中有效衔接?边境乡村振兴发展研究团队将这些问题纳入研究对象。

智库发展目标

①跟进党的十九大报告的乡村振兴思想观念和思维方式。

报告指出:“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根本性问题,必须始终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要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根据这一定位,如何认知乡村振兴问题?必须置放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世界中来思维,应将其回归到文化社会中出现的整体机制的局部呈现这个认知点上来,并运用文化社会学方法来审视和确立问题的解决办法。就辽宁而言,在文化社会学视域中,解决好乡村振兴问题,就必须强化乡村振兴战略全球视野和战略思维。然而,目前的乡村干部只接受指令不改变观念,这是一个难以却必须跨越的瓶颈,但这一方面的理论研究甚少,本基地将把最新的研究成果智育给乡镇村干部。

②精准把握边境乡村振兴发展方向

新时代我国“三农”发展仍然处于一个艰难的爬坡阶段,仍然是国家经济社会发展中最薄弱的环节,尤其是在边境民族乡村,它与其他城乡地区相比,条件更差,基础更弱,也更为贫穷落后,故此,它更需要全社会的关注。边境民族乡村建设主要以其封闭的、落后的“自系统”陈旧治理方式为主,这其实就是“闭门造车”,因为它常受个体理性限制,存在效果不明显问题。为此,在人本理性指引下,坚持以“共建共治”求“善治共享”的人本理性逻辑,使其系统从封闭走向开放,从单一管理走向多元治理,实现自治、德治、法治“三治”合一,推进边境民族乡村“全面振兴”,便成为未来边境民族乡村发展的一种必然趋势。为了破解边境民族乡村振兴所面临的诸多问题,以便更好推进边境民族乡村“全面振兴”,本团队基于习近平新时代“共享发展理念”,以辽宁省丹东市为例,以乡村振兴“二十字方针”内涵为依据,在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及中共历代领导人的农村发展理论的指引下,剖析其蕴含着“共建共治共享”思想及其体现出的人本理性,并结合边境民族乡村实际情况,综合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管理学等多学科理论知识,注重质性、量化研究相统一,强调理论、实践相结合,遵循以边境民族乡村振兴目标“公共性”向其“善性”发展的“人本理性”主线,对边境民族乡村振兴进行研究。

③指导和实施边境乡村振兴战略规划

2020年,乡村振兴将进入新阶段。各地在认真落实中央、省委决策部署的同时,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总要求,必须坚持以规划为先导、以产业为基础、以美丽乡村建设为抓手、以党建为引领,因地制宜、因势利导,围绕打造乡村振兴“辽宁样板”、推动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保障农产品生产供应、推进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深化农村建设投融资体制改革、打造美丽宜居乡村、吸引人才到乡村落户、建立职业农民制度、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完善乡村治理体系,全力推动乡村振兴。以此为背景,本智库将以前期实施的部分县(市)、镇、村规划为基础,持续指导和实施边境乡村振兴战略规划。

2.智库研究所聚焦领域的国内外研究现状、该领域研究的重大意义与实际价值;

⑴国内外研究现状

①相关研究结论梳理。新时代,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已经转化为社会主要矛盾,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因此成为国家现代化和6亿乡村农民过上美好生活的需要,更成为实现中华民族复兴中国梦必须完成的重大课题。国内外已有许多相关成果,现梳理如下:

乡村振兴是国家现代化的需要。现代化是人类社会从自给自足自然经济基础跃升至市场经济基础的必然思维,是从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的转变(帕森斯、列维、穆尔);是从农业社会工业社会转变的过程 (罗斯托);必然涉及个人心理和行为的改变 (英克尔斯)。在此历程中,各国具有不同特点(亨廷顿);涉及人类生活方方面面的深刻变化(布莱克);呈现为一系列现代要素以及组合方式的连续发生,是由低级到高级的突破性的变化或变革的过程(胡鞍钢)。以社会工程为语境,英国通过《城乡规划法》(1947年)研究“集镇”与村庄的发展关系,美国注重村民生活基本需求与绿化美化乡村环境、生活传统、固有特色的有机统一,韩国(70年代)以农村开发为核心,日本综合地域特色产品、生产经营技术水平、未来发展方向等方面实施“一村一品”,法国引导社会资源向生态农业聚集,西班牙发展乡村旅游,埃塞俄比亚择取“乡政村治”模式、乡村农业合作社会员制度,中国实施乡村振兴战略……

乡村振兴以解决“三农”问题为前提。中国问题就是一个农民问题(毛泽东);中国依然是一个农民国家,中国还有6亿农民。“三农”问题,依然是中国最重要的问题(温铁军);“三农”问题没有小问题,它和国家的命运休戚相关(姜文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做好“三农”工作的总抓手(2017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根本性问题。没有农业农村的现代化,就没有国家的现代化2018中央1号文件);城乡发展不平衡、农村发展不充分,是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突出表现(韩长赋);在现阶段,就农村和农民而言,真正实现和保障了城乡分隔、形成了“坚硬”的农民身份的制度,是农村土地制度。只有改革农村土地制度,把农村土地对于农民的生存保障功能从土地上分解出来,建立起城乡统一的社会保障制度,还给农民与城市居民同等的身份和权利,城乡二元体制才能从根本上消除。对于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来说,也只有在把农民生存保障功能从土地上分解出来,留下土地的生产要素功能,从而按照市场经济的规律进行土地制度改革,才能形成农业和农村经济快速发展的必要条件(蔡永飞);(才能)展现了一幅城市和乡村文化共存共荣、相互依赖需求的美好图景(张京祥);(这)是一项系统工程(韩长赋)……

乡村振兴以铸造乡村内在发展活力为目的。2018中央1号文件提出:“培育乡村发展新动能”、“打造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发展新格局”。这是一个社会生产过程(孙鹤);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是一个有机整体,是不可分割的,应注重协同性、关联性、整体性,不能顾此失彼、只抓其一不顾其他(韩俊);佩里·希克斯主张以协调、整合和责任为机制,运用信息技术对碎片化的治理层级、治理功能、公私部门关系进行有机整合;应提供无缝隙而非分离的服务(波利特);乡村振兴,关键在人(侯嫣);重点是产业(魏后凯);可持续是重要一环(吴协恩);特色田园乡村建设应作为促进乡村振兴的战略抓手,用“一根针”把上面“千条线”有效串联,形成制度合力,发挥整体联动效应(崔曙平);(要)全面实施信息进村入户工程(余欣荣),(注重)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关建勋)和内生型乡贤的生成以及主体的多元化(罗震东);(乡村)要学会“造血”(陈雯)……

②可以进一步探讨、发展或突破的空间。战略是由目的(预期结果)、方针(基本依据)、力量(支柱)、措施(实行战略的保障)四个系统构成,在有限的视野中发现:关于乡村振兴战略,前期诸多成果可能因时间和背景等因素,一些相关研究尚不能界定为符合方略构成要素的系统研究。本课题将基于国内外诸多学者的前期成果,以乡村振兴战略构成要素为框架,以系统探索乡村经济发展主体运行和成长规律为目的,研究诠释战略实践问题。

⑵该领域研究的重大意义

党的十九大把乡村振兴战略作为国家战略提到党和政府工作的重要议事日程上来,并对具体的振兴乡村行动明确了目标任务,提出了具体工作要求。中国过去是一个典型的农业国,中国社会是一个乡土社会,中国文化的本质是乡土文化,故而,振兴乡村显得尤为重要。

乡村振兴历史与现实的统一,需要立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空间来认知

不可否认,现今我国乡村面临着凋敝和衰落的客观事实,乡村振兴战略的提出,旨在以此来激发乡村发展活力,增强乡村吸引力,构建新时代乡村可持续发展机制。历史上,乡村的富庶是我国盛世历史的标志,在城镇赚钱后回乡置业曾经也是事业成功的标志。新中国成立后,我们经历了工业化进程,乡村为工业和城市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今天重提乡村振兴是对乡村地位和作用的肯定,也是用历史的眼光看待乡村的地位与作用,乡村振兴与复兴也体现了我国农村在实现中国梦伟大征程中历史与现实的统一。

乡村振兴是现代化的必然要求,需要立足文化建设视野审视乡村社会现代化问题

我国基本国情决定,即使在城镇化成熟后,农村人口还在4亿左右,因此没有乡村振兴和现代化,就不会有国家的现代化。当前我国乡村一方面存在着基础设施供给不足、生活条件落后等现象,另一方面随着城市和经济发展,农民逐步上楼进社区,但是城市应有的相关服务又不能完全进入,乡村发展又失去了原有的乡土气息和文化。

乡村振兴是新时代乡村新动力,需要立足文化社会路径审视乡村文化生产力问题

新世纪以来,中央加大了对农村的扶持力度,从2003年开始连续15年的中央一号文件都聚焦于农业、农村、农民(即“三农”)问题,十七大和十八大也分别提出了城乡统筹和城乡一体化的发展思路,对推动农村发展、增加农民收入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但是从发展动力来看,政策重点侧重于城市,使用的政策手段是城市和工业对农村的反哺和扶持,把农村放在了城市的从属地位。乡村振兴战略的提出,是把乡村放在了与城市平等的地位上,立足于乡村的产业、生态、文化等资源,注重发挥乡村的主动性,来激发乡村发展活力,建立更加可持续的内生增长机制。这是一种思路的根本转变,确立了全新的城乡关系。

乡村振兴明确了乡村发展的新任务,需要立足规划编制因地制宜落实到实处

十九大报告提出了“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乡村发展总体要求,这五个方面是相辅相成的有机整体。提高贫困群众的内生动力和发展能力,是打赢脱贫攻坚战的根本之策、长远之计。实现一二三产业联动,坚持绿色发展理念,助力农村高质量脱贫,助推农民致富增收。

⑶实际价值

①学术价值

a.在文化空间中呈现战略高度。乡村作为经济体,立足国家发展平台形成需要,通过与国家文化环境互动满足需要,战略给出的正是国家视野;

b.从社会系统关系中呈现战略广度。乡村经济体依存于社会文化系统功能而存在,不平衡不充分的社会功能导致了乡村问题的客观存在,战略的全局性体现于此;

c.从经济系统关系中审视战略功能。乡村经济体以社会经济系统功能为基石,乡村问题首先是不平衡不充分的社会经济功能所致,它的运行和成长必须尊重经济规律。战略将乡村振兴基础问题,定位为产业驱动,终极问题为规律驱动。

②应用价值

a.厘清战略功能视野。本研究将通过战略要素研究诠释,厘清战略要素结构和各要素的机制功能以及实践者的工程思路、工作定位和功效发挥点。即回答实践主体是什么;

b.厘清战略实践问题。本研究立足国家供给侧与农民的关系,农民与土地、产业、生态、乡风、治理、富裕的关系,探讨政府供给侧运行和农民经济体成长的规律,明确战略总要求,即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与实践的契合关系。即回答各实践主体应该干什么和怎么干。

3.本智库在该领域研究的主要优势

⑴研究内容明确

与研究对象对应的问题是如何实施“战略”?如何解决这个问题,前期所获得的基本结论是,乡村振兴是全方位的,是由经济振兴到文化振兴的历程,是在社会文化空间中进行的,凸显的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本质和民众国家信仰的政治和文化特征。因此,本智库基于政治经济学原理,围绕乡村振兴战略内在要素,以具体问题调研和国内外学者相关成果为基础,依托乡村经济运行和成长规律的把握,分别开展四个部分研究:

①目的研究:系统研究乡村振兴与巩固人民主体地位、实现国家和乡村现代化的关系;

②方针研究:系统研究乡村振兴与产业兴旺、治理有效、乡风文明、生活富裕、生态宜居的关系;

③实践力量研究:系统研究乡村振兴与制度、道路、文化、理论自信的关系;

④措施研究:围绕上述三个要素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建设领域功效点,给出实践路径。

⑵主要目标明确

①理论创新预期目标:回答干什么?乡村振兴战略,蕴含着对未来发展全方位、多维度、多层次的把握、洞察和先见,战略要素机制是战略与实践的桥梁和“红绿灯”。本课题将力求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下,在十九大报告总体视野中,依据2017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农村工作会议和2018年中央一号文件精神,以乡村为经济体,围绕战略要素研究诠释机制体系,以期给与实践者认知上的指导性表述。

②实践应用预期目标:回答怎么干?明确战略文化性和工程性,明确各要素机制与解决乡村突出问题和实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关系,明确战略措施要素机制与实现乡村全面、高水平发展的关系,基于乡村经济体的问题和运行规律认知,通过战略要素研究诠释,通过咨政服务为国家部委、行业、地区提供战略与工作“磨合期”中所需的智库性思想成果。

⑶思路清晰

①技术路线:以回答如何实施“战略”?为目的指向,以解析乡村振兴与战略目的、方针、力量、措施的关系为路径,把乡村作为经济体,以乡村经济体问题研究和文献研究为基础,以寻找乡村振兴从政策到规律的驱动点为起点,以乡村由经济体转化为文化体为终极目的,围绕战略要素逻辑构架,分别以实现人民主体地位、国家现代化、乡村现代化为战略目的,以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为战略方针,以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为战略实践力量,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为战略措施领域,进行以要素为构架的“战略”实施机制研究。



②研究视角

a.把握乡村经济体问题背景。过去中国被打,那是人家用工业化产品:坚船利炮,中国想独立自强,就得上工业化,中国要想形成产业资本不能去殖民、侵略,只能从农业提取积累。农民之所以穷,很大程度上是农民贡献了很多剩余变成了城市贡献的积累。如何促进农民持续增收?如何提高农业竞争力?如何提升农业可持续发展能力?如何实现城乡共同繁荣?客观上成为必须破解的四个重大挑战。始于从2003年,连续15年的中央一号文件都聚焦于“三农”问题,但从发展动力来看,政策重点侧重于城市,使用政策的手段是城市对农村的反哺和扶持,把农村放在了城市的从属地位,使其被动地去接收城市发展的带动和辐射,没有从内在上激发乡村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b.把握乡村经济体独立性。乡村振兴战略,把乡村放在了与城市平等的地位上,把乡村作为一个有机整体,要求乡村立足产业、生态、文化等资源,发挥自身的主动性,增强发展活力,建立可持续的内生增长机制,独立性是核心概念,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关键;

c.把握乡村经济体基础地位。在乡村问题中,村级集体经济发展一直是核心问题,链接着财政、金融、产业、劳务等诸多问题,产业是关键点。产业兴旺,将盘活农村存量集体建设用地、闲置集体建设用地、零星分散建设用地、“四荒地”、新增耕地、林地、闲置农房等资源,盘活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协商回购农村闲置房屋;引导社会资本以代建、租赁等模式与农户联合实施住房改造,引导农村居民利用自有住宅或其他条件发展餐饮、住宿、购物、娱乐等乡村旅游;创建异地置业方式和壮大村集体经济。

③研究路径:依据2018中央一号文件精神,以研究诠释乡村振兴战略为主攻方向,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关键点,以实现从政策驱动变为规律驱动为目的,从巩固人民主体地位、实现国家和乡村现代化三个角度研究诠释战略目的机制;从五个目标(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与“五位一体”(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关系出发研究战略方针;从四个自信(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与“五位一体”关系出发研究战略实践力量;依“五位一体”中的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序研究乡村振兴战略措施。

⑷研究方法针对性强

①研究路线:在乡村振兴与战略目的、方针、力量、措施的关系语境中,按社会、表象、制度、精神四个层面把握战略各要素与乡村经济体的“互动”规律,解析乡村经济体内在动力与国家供给侧的关系。

②分析工具:战略分析[宏观把握乡村乡村经济体(群体),基于社会互动形成的理想与现实差与战略的关系]、数据分析和需求分析[微观审视乡村经济体(个人),基于社会互动形成的理想与现实差与措施的关系。]

③方法模式:调查研究法、历史研究法、比较研究法、比较研究法、功能分析法

⑸研究基础扎实

 以特色新型智库的建设与发展为目标,关注基础学科与社会发展、科技进步、社会热点问题及现实问题的关联和交叉,充分挖掘基础研究的可为之处,提升基础研究与对策研究的水平;注重调查研究,获得了一批有价值的数据;团队先后获批国家课题4项、省级项目13项、出版学术专著5部。


下一条:辽宁省高等学校新型智库:朝鲜半岛研究中心(入选)2021.1.5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