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东学院最美教师】医学院 于生金

作者: 时间:2023-09-11 点击数:

于生金

在砥砺奋进中品尝事业的甜蜜

——记辽东学院最美教师于生金

他,忠于党的教育事业,勇于担当,甘于奉献,笃定践行一名共产党员、教师和高校教学管理工作者的责任、担当和使命。他一直坚守“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的理念,深入贯彻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以高度的责任心和使命感扎根三尺讲台和科研实验室,积极投身教育教学改革和科学研究。他就是辽宁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主持人——于生金教授。

                                       ——题记

于生金,男,汉族,197910月出生,博士,教授,辽东学院医学院副院长。长期从事生物化学一线教学和肿瘤发生发展机制及其干预科研工作,发表SCI收录论文10余篇,获批国家实用新型专利2项,主持辽宁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等教研、科研项目10余项。多年来,在一线教学科研上的努力得到同行和社会的广泛认可,先后荣获辽东学院先进个人、辽东学院优秀共产党员、辽东学院学生心目中优秀教师等荣誉称号。

转眼间,踏上高校讲台为人师已15年,他深刻体会到以德立身、以德为学、以德施教并不是空洞的口号,而是点点滴滴的辛勤耕耘,体现在每一堂45分钟课程的言传身教,落实到每一名学生线上线下的答疑解惑,贯穿于每一次学生科研方法的谆谆指导。他用实际行动践行“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神圣使命。

爱岗敬业——做立德树人的践行者

他经常问自己这样一个问题:要做一名优秀的教育工作者,应该具备的最重要条件是什么?答案毋庸置疑,就是顺应时代和发展的要求,积极进取、努力创新、甘为人梯、尽职尽责的完成本职工作。作为学院副院长和医学检验技术专业负责人,虽然承担非常繁重的日常教学管理、学科建设及教学组织工作,但他深知一名基层教育工作者需要不断丰富自身的专业知识,完善自身的知识结构,吸收专业的前沿信息,必须为人师表,爱岗敬业,认真履行教书育人的神圣职责,努力使自己成为一个博学多识的好学者。

他主讲的《生物化学》课程是医学各专业重要的专业基础课程,而且为先开课程,是课程思政融入课堂教学的重要载体。特别在开课第一讲,他通过深入挖掘章节中的思政元素和育人资源,将医学生宣誓、中国科学家对生物化学课程发展的贡献等思政元素融入课程教学目标,厚植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使学生感悟“健康所系,性命相托”赋予医疗工作者的使命与担当,把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职业道德观有机统一,对于培养学生“敬佑生命、救死扶伤、甘于奉献、大爱无疆”的医者精神起到了重要的示范作用。

他坚守教育初心,深耕三尺讲台,在保证课堂教学质量的基础上丰富教学载体,创新教学方式,并与学生近距离沟通,逐渐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所教授的课程也得到了更多同学的喜爱,连续两年学生教学评分排在学院教师前30%。近五年年均学时近380学时,主持辽宁省本科教学研究项目1项,建设校级一流课程1门,主持及参与校级教研教改项目6项,指导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国家级1项、省级2项、校级2项,发表教研论文5篇。

d894401a21408662eef5cd657672cd0

求真务实——做埋首科研的真学者

“不拒绝每一点小的进步,坚持走下去,再回首已是大的进步。”这是于生金的博士生导师在毕业时送给他的赠言,这句话也一直伴随着他在科研工作中淡泊笃定,砥砺前行。在辽东学院工作后,他一直延续博士期间的研究方向:基于糖复合物的肿瘤转移机制。糖是甜的,但品尝到研究糖生物学的甜蜜,他经历了一点一滴的夯实基础、艰难起步和积累成长的漫长历程。回顾15年的科研工作,辽东学院为他提供了优质的科研资源和平台。虽然已经承担了多项省校级科研项目,但最感恩和记忆深刻的还是主持的第一项辽东学院自然科学青年基金项目,见证了他在辽东学院科研思想的起步和落地,甜蜜的事业终于开始结出了甜蜜的果实。近五年主持辽宁省博士科研启动基金项目1 项、辽宁省教育厅科研项目2 项、辽东学院科研重点培育项目1 项,以第一作者在SCI收录期刊发表论文3篇、北大核心期刊论文1篇,以通讯作者发表SCI收录论文1篇,获辽宁省自然科学学术成果三等奖1项。

言传身教——做学生科研启蒙的领路者

杨艳秋同学是辽东学院护理学专业2020届的毕业生,是于生金老师指导的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满药五味子对肝癌细胞增殖的影响及机制研究”的项目负责人。该项目是一项基础性研究,创新性极强,对于学生的科研能力要求非常高。在项目研究的实践过程中,于生金发现杨艳秋同学的科研领悟力、执行力和思辨力非常适合进一步提升学历,考取硕士研究生。在平时的培养过程中,于生金亲力亲为,将硕士和博士期间所学习获得的科研思维、科研方法倾注于每一次对杨艳秋同学的科研指导当中,常为了说明一个看似微小的科学问题反复验证,对于培育她崇尚科学、追求进步、勇攀高峰的科研精神产生了积极的影响。毕业时,杨艳秋同学勇敢地报考了天津医科大学的硕士研究生,但很遗憾当年并没有被天津医科大学录取,但于生金老师深信杨艳秋锲而不舍、刻苦钻研的精神能够使她成为一名优秀的科研工作者,在和杨艳秋深入沟通后鼓励她再战一年。功夫不负有心人,第二年杨艳秋被大连医科大学公共卫生专业录取。在她读研的过程中,于生金老师经常通过微信沟通,尽其所能为她排解科研困惑和提供解决建议。有了指导学生创新性科研的经验,于生金注重学生科研体系的训练,强化学生科研能力的培养。近两年,他指导的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学生马芬芬、赵晓雅同学,先后考入了延安大学和中国医科大学硕士研究生。

微信图片_20230804160805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于生金将在今后的工作中开拓创新,勇于担当,甘于奉献,以高度的责任感和强烈的事业心担负起教育管理和教育科研工作者的神圣使命,只争朝夕,不负韶华,为推进辽宁全面振兴新突破三年行动和学校的发展,再创佳绩,再立新功。

版权所有:辽东学院党委宣传部(新闻中心)
新闻热线:0415-3789079
Email : ldxyxcb@163.com